全部

回乡创业为重振 ——— 莱城区高庄街道东汶南村的乡村振兴之路(组织篇)​

来源:莱芜日报

作者:

2018-10-12 15:47:10

在东汶南村汶南生姜专业种植合作社的大田里,合作社农民正在跟村党支部书记亓新华(右二)一起察看生姜生长情况。(记者 张宪政 摄)

◆编者按 乡村振兴的时代鸿篇巨著如何开篇?改革创新是关键一招。来自基层的创新、群众的创造,必然会对推动乡村振兴起到示范作用。本报今天推出的莱城区高庄街道东汶南村的典型报道,诠释了一个过去的“空壳村”“落后村”,如何在短短4年间,用创新思维振兴乡村,闯出一条彰显时代强音的富民之路。今起分组织篇、产业篇、文化篇三篇陆续刊发来自东汶南村的系列报道。敬请关注。

“我入党为了什么?”“东汶南振兴我该做什么?”“身为党员,我今天做了什么?”

高庄街道东汶南村党支部书记亓新华将这三句话做成一个“警示牌”,挂在村委办公室的墙上。这三句话,是在提醒村里的61名党员,更是亓新华对自己的一种激励。

为什么回村挑重担?——— 人活着,不能光为了自己挣钱

东汶南村地处大汶河南岸,土地肥沃,百姓勤劳,被誉为“江北生姜第一村”,是莱芜姜的发源地,1960年在东汶南村召开过全国的生姜现场会。

然而,曾经辉煌的东汶南村近十年来却因干群矛盾成了有名的落后村。2000多口人的大村,矛盾错综复杂,连续五届村党支部书记没有一届能干满三年。到2014年,村集体欠账200多万元,村里不通自来水,村民吃水要向邻村借……老百姓怨声载道。

2000多口人的大村,谁来治村理家?谁来重振村庄?2014年末换届选举前,组织找到亓新华,动员他回村任职。亓新华的父亲知道后,坚决反对。起初亓新华也犹豫。“如果你不回来带着老少爷们好好干,咱村再下去30年,还是这个老样子!”村里一位老党员的话触动了亓新华。

今年38岁的亓新华,从小有股倔劲,18岁时便在外跑货运,20岁到广州做买卖。经过几年打拼,他利用手头的积蓄,在聊城和莱芜先后开办了远东路桥公司、傲农饲料和盛腾包装等6家企业,且皆利润可观。企业荣获“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”,他本人也荣获莱芜市“十佳创业青年”。

回村改变村庄面貌能有多难?亓新华决心蹚蹚这条路。

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,现实情况比亓新华预想的复杂。先是父亲气得一个多月不搭理他。转眼到了2015年的春节,有人给亓新华送了一份“大礼”,一家一户的大门塞上了传单——— 诋毁亓新华,言辞激烈。“都是老少爷们,这是干啥?”亓新华气愤、委屈、疑惑,却也更加坚定了决心:回村任职,不是为了当官,就是带着老少爷们过上好日子,别的啥也不图!

东汶南为啥成了“上访村”,能有啥大事?2000多口人的大村,今天这家有事,明天那家有事,村委大院敞开大门,天天有事;但如果锁上大门,百姓有事找不着人,时间长了,一点儿小事就能拖成大事。

村“两委”要正常开展工作,村大院必须有人气。亓新华立下规矩:朝九晚五,每天考勤,委员迟到一次扣20元,书记迟到一次扣100元。

村党支部副书记毕学磊以为是唬人的话,没放在心上。因为下雨,头一天上班就晚了10分钟,结果大家都按时到了办公室。毕学磊只好交了20元罚款。

村干部就要有村干部的样子,党员要有党员的样子。亓新华说,党员受党教育多年,这支队伍不能散了,必须组织起来,发挥出先锋模范作用。村党支部每季度对全体党员进行一次“党性体检”,为每名党员发一份试卷,大家写下自己入党的初心、想法和打算。党员亓学京每次考完试,都会来找到亓新华,看看自己得了多少分,以后怎样才能做得更好。每周一上午,村“两委”召开例会,吸纳党员代表、村民代表参会,村“两委”干部上周做了什么,这周打算干哪些工作,党员代表、村民代表都可发表一下意见。为了彰显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,从2014年到2017年,东汶南村还连续四年在年终时评选出优秀共产党员进行表彰。

今年,仅就乡村振兴,东汶南村就召开了四次党员会。亓新华要求:每名党员都发言,不能表扬,不讲好话,只提意见和建议。

“我入党为了什么?东汶南振兴我该做什么?身为党员,我今天做了什么?”“‘每日三问’句句切中要害,每周‘三答’让我们时刻保持警醒,不忘初心,把老百姓的事情放在首位。”亓新华说,今年,国家把乡村振兴提到了战略的高度,省市各级都非常重视,东汶南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。重新审视自己,再鼓干劲。

亓新华一心扑在村庄发展上,自己的企业已无暇顾及,他把在聊城的两家企业转让出去,在莱芜的几家,有的租了出去,有的聘请他人管理。亓新华说:“如果还想赚钱,当初就不回村了。既然来了,就一定干出样子来。”

如何凝聚人心?———不断地“画饼”,再一个一个地变成现实

“吃水难,出行难,门前脏,治安乱”。这是亓新华上任之初,总结出群众身边一系列突出问题。

“村里底子太差,干每个工程都不容易。”亓新华说。那时的东汶南村是出名的“白条村”,打井队早知道村委穷,天天上门讨工钱,不然就停工。咋办?亓新华自掏腰包15万元。不到半月,钻出了300米深的机井,东汶南村的老百姓重新吃上了自来水。

凭着一股热情和干劲,亓新华带领村民建起了文化广场、硬化了全部的小街小巷,安装了路灯和监控摄像头……先后干了18件民生实事。村民得到了实惠,亓新华却记不清自己总共搭进去了多少钱。

村里的一位老党员看不下去了,找到亓新华和他谈心:你光把自己的钱往村里搭,这也不是个办法。富日子富过,穷日子穷过。村穷,就走穷路子。

啥是穷路子?亓新华开始画饼。

村里成立生姜种植专业合作社后,需要成立电商团队进行网上销售。村集体无收入,不可能拿出高薪来聘请销售人员。

毕学堂,是亓新华画饼“画”到村里来的电商人才。

虽同为东汶南人,但亓新华与毕学堂两人都在外多年,并不相识。接到父亲打来的电话说亓书记要找他时,毕学堂对亓书记的认知是:一个企业家,在村里干书记,自己垫钱让村民吃上了水,他来了之后,村里有了变化。“亓书记找我要谈些什么呢?肯定是找我聊聊怎么赚钱吧。”可是,两人第一次见面,亓新华自始至终描绘着东汶南村的发展蓝图,讲的全是怎么让老百姓脱贫,怎么才能让村里发展起来。看得出,亓书记只抱着一个念头——— 发展!这令毕学堂震动、感动。

过了段时间,亓书记又来到毕学堂的公司。这次来,亓书记要听听毕学堂对村里发展的建议。两人相谈甚欢,有许多共同的想法。

第三次见面,亓书记开门见山,发出邀请:“你回村,咱们一块重振东汶南生姜。”

回村创业?毕学堂上大学、开公司,奋斗了这些年,就是为了从村里走出来,从农村走进城市。如今,返回农村?

通过一段时间的思考,毕学堂下了决心——跟着亓新华,回村创业!毕学堂有一个一二十人的电商团队,也算小有成就。但他感觉自己还年轻,如果要成长,就得跟着像亓新华这样人品好、能力强的老大哥学习和历练。而且,关键的是,亓书记给他描绘的东汶南的未来,既有远景,又有一步一步的举措,是完全能够实现的奋斗目标。

亓新华、毕学堂又将在外工作的本村大学生叫回来了几个,于2017年1月1日,成立了东汶南的生姜网上销售公司。头3个月,经营惨淡,一天才十块二十块的销量。毕学堂压力巨大,有了退出的想法。这时,亓书记把大家伙儿叫到一起,给他们鼓劲,分析原因,寻找突破点。

找准爆款后,东汶南生姜迅速做到了同类产品淘宝店第一名,大获成功!回想这一年多的回乡创业历程,毕学堂感慨地说,“亓书记在做人做事上都给我们立了标杆。村子一穷二白,想做事,非常非常困难,遇到那么多问题,需要协调许多人力、物力、财力,换作是我,也许早就放弃了,但亓书记很有韧劲,能坚持着把事做成。”目前,电商团队已拓展到一部、二部、三部共100多人,其中大学生20多人,有本村的,还有济南、青岛的。

“咱们回乡创业!”毕学磊、亓海明、亓心萍,这三位村“两委”成员,是被亓书记一个一个找回村里共同创业的。

今年新上任的村委委员亓海明,原来经营着一家茶庄,生意兴隆,积累了固定的客户群,有了自己的“朋友圈”,和朋友喝喝茶、聊聊天,一年收入二三十万,小日子过得很滋润。回到村里任职后,“和想象的完全不一样,搭车搭油都无所谓,就是没想到会这么忙。”村里发展铺开的摊子不小,亓海明今天去请技术员,明天和相关部门对接,后天去街道办,整天开着自家的车一停不停。为了不影响村里的工作,他只得把茶庄交给妻子打理。亓海明说,村里底子薄,亓书记拉他回村时,他就是敬佩亓书记这个人,想回村帮亓书记一把,既然回来了,就得干好。

治企难还是治村难?——治企容易治村难,但一心为民就不难

回村任职前,亓新华心里想能有多少事?自己这些年经营企业积累了许多经验,管一个村子,应当不难。

而现今再谈,他却说治村比治企难多了。“企业员工哪一个不好,给了工资,让他走人就行了。可是,村民不行,你能把哪个村民开除?”

亓新华没想到的是,担任村党支部书记,比干企业时还忙。原来在外地干企业时,不管多忙,他基本上都能每周回家看看父亲。现在回到父亲身边了,每天就从父亲的大门口过,却有时十天半个月也进不了一趟家门。父亲就他这么一个儿子,一次生病住院半个月了,亓新华才出现在病房,护士惊讶地说:“我还以为老人没有亲人呢。”另有一次,父亲在医院住到第12天时,亓新华买了饭刚进病房,一个电话打来,饭都没吃成就赶了回去。

“咱给村里撂上50万,咱不干了,行不?”老人生气时就训斥儿子,讲的却是真心话。亓新华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村庄发展上,家里大小的事、老人孩子的事,一管不管,一问不问,都抛给了妻子。常常忙活村里的事到半夜才回家,妻子偶尔也会不理解,在村里能比在企业时还忙?生了气,就把亓新华锁在门外,不准进门。

亓新华对不起家人,却赢得了百姓的称赞。

“这么一个好书记,几十年难遇。”村里的老党员曹子业说。

“亓书记好在哪儿?”

“他是一心为村民的人。”村民耿玉生说。

有一天,村里忽然只有一半的户有自来水,另一半没有。大热天的,群众吃不上水,那可是件大事。亓新华一听,开着车就上山,找来技术员,一起查原因。原来是主管道进了空气,管道内空气压力大,导致水流变小。技术人员开始排气疏通管道,下午5点,一位沉不住气的村民把电话打给了亓新华:你打算啥时候放水,到底行不行啊?村民气不顺,亓新华很理解,耐心解释,承诺晚上一定能放水。第二天一早,亓新华打电话给这位村民,这位村民不好意思地说:“昨晚上就有了,昨晚上就有了。”

“如果你的心偏一寸,群众的心就和你的心离十万八千里。”亓新华说,“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,你做事公平、公正,群众才会信服。”

亓新华一个在三服上的大爷,被村干部列为了扶贫户,亓新华提出疑问,村里的干部讲情说:大爷的情况在政策的边界上,可以说不符合,也可以说符合。亓新华要求严格按政策来,提笔把大爷的名字从扶贫户的名单中删除了。老人家听说后,气呼呼地找到了村里,难听的话,都说到了亓新华的脸上。亓新华耐心劝说:“无论是谁,咱都得按政策来。”

在东汶南村,扶贫户的确定和退出,都严格经过村民代表会、党员代表会、村委会表决,最后再在村里公示。

有一户贫困户,老人有高龄补贴1200元;老人的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都有赡养能力,也都给老人赡养费;村里的扶贫产业项目一年还给老人分红1906元。今年的村民代表会上,村民代表就提出了疑问,然后经过党员代表商议,村委会研究,对这户贫困户进行了清退。村委会写出清退说明,盖好章,再找本人核实,签字确认。

亓新华说,在村里任职,老少爷们的眼都盯着你,“半步都不能走错,半点私心都不能有。”

亓新华讲了上一任书记的一件事。上一任书记也想为村里踏踏实实地做些事情。可办事,至少得把车加上油吧。村集体没有资金,老支书家境也不富裕,就想了个办法:油钱他自己先垫着,按1年1000元计账,3年3000块钱。

就这么一件事,有人却在背后煸风点火,传成了老支书要为自己牟私利,一年从村里拿走3000块钱。许多村民信以为真,闹得沸沸扬扬的。

亓新华上任后,坚定地执行政策。有一年,寒冬腊月里,为让村民早点吃上自来水,晚上需要赶工程,晚饭村里割了几斤肉、买了几棵白菜,管了施工人员一顿饭,一共花了50块钱。就是这50块钱的单子,亓书记硬是撤了回来,自己掏了腰包。

这些年,为发展生姜产业,请技术员,跑市场,亓新华都是开着自己的车北京上海地跑,没找村里报销一分钱的油钱。

亓新华要求执行上级政策不懈怠,工作标准不降低。村班子很团结,大家齐心干工作,村里的各项工作,在高庄街道90个村当中走在前头。大家说,书记这么要好,咱也得像模像样地干好。

“治企容易治村难,但一心为民就不难。”回顾自己4年的治村经历,亓新华总结道。去年底,村“两委”换届,亓新华还是以高票当选村支书。

“像个知了猴,粘住了,飞不走了。”对于自己的回村创业,亓新华自我调侃道。如今,亓新华又有了新的奋斗目标,他说,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,是一个重大机遇,他们将抓住机遇,让东汶南再上一个新台阶。

 

用创新思维振兴乡村

本报评论

党的十九大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,是农村发展的一个重大的历史机遇,也是对基层党组织的严峻考验。东汶南村在短短四年多的时间里由乱到治,迅速发展成为全市的一个典型村,其所具有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,是走好乡村振兴之路的关键一招。作为典型,可信可敬可学。

创新思维,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更高要求。为何村一级党组织越来越难干?这是因为,较以往相比,作为村庄发展领头雁的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干部,不仅要继承我们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,更需具有紧扣时代节拍的创新思维。东汶南村党支部书记亓新华在寻找村庄发展突破点时,既不丢掉东汶南上千年种植生姜的老传统,又将汶南生姜从调料姜创新为蔬菜姜,为东汶南村创造了“姜”来。莱芜有良好的农业发展基础,但如果我们囿于一隅,思维固化,就有可能守着丰富的山水资源、深厚的文化底蕴、弥足珍贵的优质生态产品而不自知,从而坐失发展良机。而具有创新思维,则能将我们所拥有的资源优势变为市场优势,开拓出广阔的发展空间。

创新思维,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招。地球是个村庄,村庄发展则要有全球视野。我们已置身于瞬息万变的年代,必须无惧变化,采取新办法,勇走新路子,以时代之笔书写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。4年前,东汶南村还是一个集体欠债高达200万元的弱村,村民吃不上自来水,村庄脏乱差,在新班子的带领下,从零起步,把自己的头脑当做最大的资源,解放思想,跳出思维定势,进行产品创新、组织创新、营销创新、管理创新,通过采取合作社、入股的方式,完善利益联结机制,给村集体注入活力,让农民共享农业发展成果,闯出了一片新天地。在我市的1000多个村庄中,有的基础好一些,有的基础弱一些,是不是说只有基础较好的村才可谋划乡村振兴?东汶南村通过乡村振兴实现弯道超越,足以证明:在乡村振兴的战略机遇面前,大家机会同等。

创新思维,是乡村实现全面振兴的强大思想武器。只有那些勇于创新,逢山开路,遇水架桥,无中生有,有中生新的村庄,才能实现振兴;只有那些依托自身的资源特色,实现了产业振兴的村庄,以此为支撑,才能最终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。

创新则生,守旧则亡。在工业化、城市化的进程中,乡村价值正在进一步凸显。农村将是我们提振经济发展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,是最大的潜力和后劲。乡村振兴,需要我们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,让村庄自有迷人之处,让农业充满智慧,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群体,绘就各具特色的现代版“富春山居图”,打造出乡村振兴的“齐鲁样板”。

记者 李伟 时晔然 编辑 崔绍磊

[责任编辑:杨凡、张晨鹏]

想爆料?请登录《阳光连线》( http://minsheng.iqilu.com/)、拨打新闻热线0531-66661234,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(@齐鲁网)提供新闻线索。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-81695052,诚邀合作伙伴。

【寻味莱芜】莱芜羊汤:清明一碗 香传万家

【寻味莱芜】莱芜羊汤:清明一碗 香传万家

羊肉“暖中补虚,补中益气,开胃健身,益肾气,养胆明目,治虚劳寒冷,五劳七伤”。——明·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[详细]
大众网莱芜频道 2018-10-16

让小人物发挥大能量, 让小善行汇聚好风尚

“病人的痛就是自己的痛,你一定要把耿家的医德医术传承下去。”这是莱芜市莱城区高庄街道东汶南村耿玉生的父亲,临终前跟他说的最后一句话。[详细]
大众日报 2018-10-15

我市举行2018年烈士公祭仪式 缅怀革命先烈

铭记历史,缅怀英魂。9月30日,我市在莱芜战役纪念馆广场举行烈士公祭仪式。市委书记、市长梅建华,市政协主席张作平等几大班子领导与1200...[详细]
莱芜日报 2018-10-08
国庆出行“易堵路段、时段表”请查收

国庆出行“易堵路段、时段表”请查收

易堵路段、时段表"请查收十一长假即将到来,由于短途自驾出行集中,高速公路车流客流将骤然增大。28日,山东高速交警联合e高速通过对山东省...[详细]
齐鲁晚报 2018-09-29
留守儿童陷“手游”,谁最该扛起担当?

留守儿童陷“手游”,谁最该扛起担当?

游戏,作为一种产业,发展极为迅速,有节制的参与可以益志,而如果沉溺其中,就可能造成玩物丧志,特别是对于一些正在成长时期的中小学生,...[详细]
鲁中晨刊 2018-09-20

联通:双卡iPhone上市,马上预约,抢鲜体验!

双卡双待如期而至!中国联通iPhone新品今日起在中国联通线上线下全触点率先预约,0元预约进入预约排队,第一时间新机到手。[详细]
齐鲁网 2018-09-19
莱城区高庄街道:“古槐石舍 梦中老家”

莱城区高庄街道:“古槐石舍 梦中老家”

据了解,赵家峪村抢抓南部山区旅游开发机遇,依托区域旅游资源和生态条件优势,以“古槐石舍,梦中老家”为主题,开发建设古宅民宿、农家乐...[详细]
莱芜日报 2018-09-18
木疙瘩在他手里做啥像啥

木疙瘩在他手里做啥像啥

走进位于吕花园工业园莱芜市木材市场院内,就看到有一家木工店,虽然主业是做老榆木家具的,但是门口堆满的树根和外墙上用树枝摆成的“梅兰...[详细]
鲁中晨刊 2018-09-14
【莱芜新故事】“爱心”成为扶贫生力军

【莱芜新故事】“爱心”成为扶贫生力军

距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目标还有两年左右的时间,莱芜市仍有4215名生活在贫困标准下的父老乡亲亟待帮扶。[详细]
大众日报 2018-09-13
把“群众只跑一次腿”落到实处

把“群众只跑一次腿”落到实处

把“群众只跑一次腿”落到实处。访市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主任张立明​​。[详细]
莱芜日报 2018-09-12
张家庄村王伟:美丽乡村款款而来

张家庄村王伟:美丽乡村款款而来

张家庄村原本是高庄街道的一个市级贫困村,而现在却是莲花山下一个即将建成的美丽乡村。半年前,就连张家庄村的村民们自己做梦也想不到。[详细]
齐鲁壹点 2018-09-12

优化畜牧产业布局 着力建设生态莱芜

优化畜牧产业布局 着力建设生态莱芜 ——— 访市畜牧兽医局副调研员李钦亮[详细]
莱芜日报 2018-09-11
南龙崮村:实在事让村子实在大变样

南龙崮村:实在事让村子实在大变样

王俊婷“自从‘第一书记工作组’到了我们村,我们村大变了样”,南龙崮村支部书记狄会刚高兴地说。村东有200亩山岭地,因为灌溉条件达不到...[详细]
大众网莱芜频道 2018-09-10

网友评论

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

版权所有: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
鲁ICP备09062847号-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
通讯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 邮编:250062
技术支持: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